【游庭皓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0701觀點整理】2025上半年市場回顧:景氣循環下的美股強勢與台股挑戰
游庭皓在早晨財經速解讀深入分析2025上半年財經情勢。為何在景氣擴張放緩下,美股仍持續創高?台幣單日急貶,背後是否隱含央行策略與台美談判訊號?本文將帶您理解當前的景氣循環投資法,並掌握蘋果、Meta等科技巨頭的最新動態。

2025年上半年轉瞬即逝,全球金融市場在景氣擴張趨緩、關稅戰擔憂的背景下,依然走出了不凡的行情。美國股市持續創下歷史新高,而台灣市場則面臨匯率波動的嚴峻挑戰。本文將深入解析當前的市場格局、潛在風險,以及背後的投資邏輯。
美股牛市續航,景氣投資思維成主流
回顧上半年,儘管市場對關稅戰與景氣擴張動能鈍化存有疑慮,但美股主要指數表現極為亮眼。
- 標普500指數 (S&P 500):第二季上漲10.57%,創下23年來最佳單季表現;上半年累計上漲5.5%。
- 納斯達克指數 (Nasdaq):第二季飆升17%,上半年上漲5.48%。
- 道瓊工業指數 (Dow Jones):上半年累計漲幅3.64%。
數據顯示,上半年堅定持有美股的投資人普遍獲利。若能把握四月份因關稅議題引發的市場恐慌、在中期回檔時加碼,績效更能超越大盤。這也引導出核心的「景氣循環投資」觀點:與其在高位階認真研究財報,不如在景氣與股價的相對低基期時,勇敢建立成本優勢。 當市場恐慌、乖離過大時,正是攤平成本的良機。
美元貶值的雙面刃:美企的匯兌收益與潛在風險
美元走貶成為推動美股上漲的另一關鍵因素。對於蘋果(Apple)、Meta等海外營收佔比超過50%的科技巨頭而言,美元貶值意味著海外獲利換算成美元後將大幅增加,形成可觀的「匯兌收益」。預期美國企業第二季的財報將因此非常亮麗。
然而,市場並非全無隱憂:
- 政策不確定性: 美國稅改法案在參議院陷入僵局,為市場增添變數。
- 關稅期限將至: 美國對外貿易夥伴的90天關稅寬限期將於7月9日到期。儘管如台灣等被視為「善意協商中」的夥伴可能獲得緩衝,但若無法達成協議,高關稅的威脅仍將衝擊市場情緒。
- 估值偏高: 標普500的遠期本益比(Forward P/E Ratio)已接近23倍,與企業獲利預期的脫鉤現象再度引發關注。
台幣急貶的訊號:央行出手與台美談判的連結
相對於美股的強勢,台股則面臨不同挑戰。央行在六月底最後一個交易日強力阻升,引導台幣兌美元匯率單日急貶近七角,不僅摜破29.9元關卡,也讓市場大感意外。
- 背景知識: 新台幣在第二季度(4/1至6/30)累計升值幅度高達11%,遠超韓元的8.4%與日圓的3.7%。強勢台幣雖有利進口,卻嚴重侵蝕台灣出口產業的毛利,尤其對直接與日韓競爭的工具機、傳產等造成巨大壓力。
央行此次罕見的大動作,引發市場揣測。選在六月底這個時間點,可能與台美貿易談判進程有關。彭博社報導指出,美國與台灣等夥伴已達成初步協議框架。市場推測,台灣或許在談判中做出讓步,換取了匯率政策上更大的彈性空間,以穩定金融市場並維持出口競爭力。
這次匯率波動也直接衝擊股市,台積電(TSMC)在央行干預當日帶量殺尾盤。有趣的是,當天加權指數大跌1.44%,但元大台灣50(0050)卻小漲0.14%,呈現脫鉤現象,反映出市場在尾盤急殺下的反應不及與ETF本身的折溢價特性。
科技巨頭動態:AI競賽白熱化
- 蘋果 (Apple): 傳出其語音助理 Siri 將直接改採 OpenAI 的技術,顯示蘋果在生成式AI領域可能採取「借力使力」的策略,專注於終端整合的優勢。
- 微軟 (Microsoft) 與 OpenAI: 儘管雙方合作出現摩擦,但其高度的業務與金流綁定,意味著彼此依賴共生的關係難以輕易改變。微軟股價的強勢,正反映市場對其AI龍頭地位的認可。
- Meta: 雖然在生成式AI領域的亮點不如對手,但其海外營收佔比高,將是本輪美元貶值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預期Q2財報將極為亮眼。同時,Meta積極挖角OpenAI人才,展現其在AI競賽中不落人後的決心。
- 亞馬遜 (Amazon): AWS雲端服務持續作為其最重要的成長引擎與資本支出重心。亞馬遜憑藉其「飛輪效應」(Flywheel Effect)的經營模式,在電商、會員服務與雲端業務間建立強大護城河,受AI搜尋引擎的衝擊相對較小,長期現金流穩健。
總結
當前市場呈現美股在高檔強勢震盪,而台股則需應對匯率與出口挑戰的格局。投資人應理解,景氣循環是必然現象,短期震盪無法避免。真正的長期投資智慧,在於如何利用市場的非理性恐慌,建立價格優勢,並在眾人恐懼時保持清晰的判斷力。正如電影《賭神》中的經典橋段,投資的勝負不在於完全不虧損,而在於確保自己的損失遠小於對手,並在長期賽局中取得最終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