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庭皓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0505觀點整理】非農數據亮眼、川普關稅升溫、巴菲特觀望:2025 Q2 投資市場三大焦點分析
2025年5月初,全球市場迎來多重訊號交會的時刻。美國最新非農就業數據超預期、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持續牽動亞太各國、而波克夏股東會透露出巴菲特持續觀望的保守姿態,這三個面向為投資人提供了重要的觀察切角。

一、非農就業數據強勁,勞動市場緊俏
美國4月份非農就業人數新增17.7萬人,雖然低於3月份的28.5萬人,但仍遠優於市場預期的13.8萬人。失業率維持在4.2%,顯示整體勞動市場仍相對緊縮。
分產業來看,醫療保健業增5.1萬人,運輸與倉儲業增2.9萬人,金融業增1.4萬人,社會援助增8000人。唯一縮減的是聯邦政府,裁員9000人。不過這部分裁員已由民間吸納,並未造成整體失業率上升。
此外,4月全職工作者增加30.5萬人,遠超兼職工作者的5.6萬人;私人部門薪資年增達3.8%,高於通膨,勞動參與率上升至62.6%。這些數據顯示就業市場結構穩健,通膨壓力可控,短期經濟衰退風險有限。
二、川普關稅與國際談判情勢
川普政府推動「對等關稅」政策,對外貿易夥伴進行施壓。與日本的第二輪談判已完成,但雙方對汽車關稅與零組件進口依賴仍存分歧,暫無具體共識。
台灣行政院經貿辦公室亦已於5月1日完成與美方的首次實體磋商。市場解讀新台幣當日急升9角與此有關。短線匯率波動使出口商面臨避險壓力,也顯示台灣在美方壓力下調整政策的跡象。
目前台灣承受雙重壓力:
- 與美國談判中的非關稅議題(如稻米、美牛內臟、美乳品等);
- 與日本、韓國的相對競爭壓力,恐被各別擊破。
理想情境為台日韓形成策略聯盟,共同談判、避免讓匯。但現階段更像是美方單獨施壓、逐一談判,形成不對稱的讓利模式。
三、台幣升值與台股表現
近期台幣快速升值,單日升幅逼近1元,市場預期熱錢回流,推升台股反彈。美方與台灣磋商期間,MSCI台灣指數與台股主要指數已回補4月初以來跌幅。
若從年初高點計算,台股曾回落超過20%,接近技術性熊市,但目前已彈升約8%,與美股同步回補失地。
新台幣升值為外資注資打開空間,但過快升值恐影響出口競爭力。央行表示升值非因外壓,但市場觀察指向美台談判內容可能涉及匯率議題。
整體而言,台股表現轉強,主因來自國際系統單回補、資金面改善與匯率題材支撐,短線情緒轉為樂觀。
四、巴菲特股東會與波克夏最新動向
2025年波克夏股東會,巴菲特宣布年底退休,交棒副董事長阿貝爾,尚有兩季可觀察其操作策略。
一季度波克夏持續減碼股票,賣出約47億美元,買入約32億,未大舉建倉。現金部位升至348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顯示其對當前估值仍保留態度。
巴菲特重申反對將貿易當作武器,並對匯率競爭保持警惕。他認為,美國應聚焦產業升級,而非短期貨幣手段。
在日本布局方面,巴菲特持續加碼高股息日股,並透過發債鎖定低利資金,實現套利。五大日股標的殖利率普遍達5–10%,仍具吸引力。
五、市場總體觀察
資產表現方面,2025年以來漲幅領先者包括:
- 黃金(+23%):由中國現貨與期貨市場強力買盤帶動
- 歐洲股市(+13.9%):受惠歐元升值與外資流入
- 新興市場股市(+5.6%)
跌幅最大者為美國小型股(IWN -9.1%)。美國科技股(如SPY、QQQ)在波動中仍維持漲幅。比特幣漲幅僅3.8%,表現相對溫和。
中國金市近期買盤放緩,黃金價格出現震盪。觀察顯示黃金「金金漲」格局在高價位缺乏接棒動能。
同時,美股表現強勢,但情緒驅動居多,股價每日變動與經濟數據脫鉤,反而與川普社群媒體貼文(如True Social)連動性更高,市場進入敘事主導階段。
六、主持人觀點與結語
面對這樣敘事驅動的市場,主持人建議拉長觀察週期、淡化每日波動的判讀價值。美股波動不再由基本面驅動,而是信仰與敘事錯位的結果。
巴菲特的保守操作、充足現金與等待時機的態度,提供了耐心等待低估機會的範例。他也指出未來五年可能是波克夏資金重新部署的關鍵期。
從巴菲特指標(美股市值/GDP)來看,目前仍高達180%,距離2022年入場時的140%尚遠。若無EPS明顯上升,則需更大幅度評價修正,才可能重啟佈局。
結語強調:投資決策需要中心思想,建立自己的投資邏輯,比起尋找數據佐證樂觀或悲觀,更重要的是明確的長期策略。如巴菲特所言,與值得尊敬的人同行,找到可模仿與學習的對象,是構建穩健投資哲學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