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庭皓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0526觀點整理】川普稅改通過對市場的影響:債務擴張、比特幣創高與台灣缺工啟示川普關稅風暴重啟,美股震盪與AI生產力週期再啟:六個你該掌握的投資週期觀察

美歐貿易談判陷入反覆,川普再度揮舞關稅大棒,讓蘋果股價單日大跌3%。然而,市場的動盪背後,反映的其實不只是政治風險,而是一場正在發酵的資本轉向與科技週期重啟。

【游庭皓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0526觀點整理】川普稅改通過對市場的影響:債務擴張、比特幣創高與台灣缺工啟示川普關稅風暴重啟,美股震盪與AI生產力週期再啟:六個你該掌握的投資週期觀察
Photo by José Martín Ramírez Carrasco / Unsplash

本篇文章整理了《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5/26 節目的重點,帶你用六個週期觀點,讀懂當前市場動能。


1. 關稅談判反覆,川普再度瞄準歐盟與蘋果

川普於上週五對蘋果與歐盟釋出可能加徵關稅的訊息,導致美股三大指數全面下挫。儘管幾天後川普與歐盟主席馮德萊恩通話,談判又被延後至7月,但市場信心已明顯動搖。

這波談判的焦點包括:

  • 美國對歐洲藥品、汽車等產品徵稅
  • 歐洲車廠如BWM、Volvo,即便已在美設廠,仍受壓力
  • 歐盟對美國天然氣與石油進口高度依賴,反制空間有限

此外,歐盟出口對美依賴程度近十年持續提升,貿易戰若升溫,衝擊恐遠超美中貿易戰。


2. 日韓台與美國談判進度分歧,台灣最順利?

  • 日本:第三輪談判進行中,但汽車稅率爭議難解,擔憂「先談先吃虧」。
  • 韓國:大選將近,候選人李在明要求延後談判,強調外交自主。
  • 台灣:經濟部長郭智輝透露,台美談判進度超前,雙方已有共識,美方訴求明確,結果令人期待。

在美國針對全球盟友展開一輪又一輪關稅壓力測試之際,台灣反而可能是少數正在穩健推進協議的國家。


3. 資金轉向黃金與歐洲:美元資產吸引力下降?

過去一週,美股三大指數週跌幅創下3月以來新高,原因除了政治因素外,還有資金配置的大轉變:

  • 黃金今年以來上漲近 28%
  • 歐洲股市平均漲幅 超過16%
  • 比特幣回彈 14%
  • 美國中小型股(IWM)則表現低迷

投資人對美元資產興趣下降,小摩數據顯示,僅 17% 投資者繼續加碼美股,而高達 36% 流向歐股,23% 投入黃金。


在政治曝光過高、特斯拉市值大幅回落後,馬斯克宣布重返特斯拉與SpaceX,並專注於核心事業:

  • Starlink 截至2025年5月,衛星總數達 8417 顆
  • 2025年將產生 20億美元 自由現金流
  • X 平台(前Twitter)裁員後雖營收下滑,但利潤暴增,體現「減法管理」策略

馬斯克重拾技術創新領導力後,有望帶動科技生產力週期重新啟動。


5. 搜尋習慣轉變,AI如何顛覆Google廣告模式?

隨著越來越多用戶直接在 ChatGPT、Groq 等AI平台取得答案,搜尋行為正在徹底變化:

  • 80% 受訪者表示至少 40% 搜尋不點擊任何連結
  • Google已整合AI功能至搜尋列,推出Pixie專案
  • Alphabet(Google母公司)本益比僅18倍,低於其他科技巨頭,反映市場觀望情緒

AI搜尋正在取代傳統搜尋引擎,使Google原本的搜尋廣告營收模式面臨壓力。


6. 投資尺度不同,策略自然不同:三天、三年還是三十年?

從短期消息面到長期生產力週期,不同的投資視角將帶來完全不同的策略邏輯:

  • 短期:關注川普貼文與談判動向
  • 中期:評估科技巨頭資本支出與AI基礎建設布局
  • 長期:信仰AI與美國科技霸權可持續推動全球生產力週期

正如節目結尾所說:「不是市場波動太大,而是我們給得太少 —— 太少的時間與耐性。」


小結|科技股仍是核心,耐心才是最難的武器

2025年的市場充滿變數,關稅、總統大選、AI搜尋行為的改變、馬斯克的回歸、資本支出週期... 都將影響投資走向。

投資的成功,從來不是短線判斷對錯,而是你用什麼尺度衡量成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