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庭皓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0529觀點整理】川普行政命令再掀風暴,輝達H20晶片遭遇營收逆風

美國總統川普重啟關稅戰略,IEEPA行政命令引發憲政爭議;同時,輝達H20晶片受限出口影響短期營收,但AI資本支出持續飆升支撐成長。台灣AI供應鏈在榮景背後,正面臨庫存壓力與高基期風險。本文深入解析總經動態、政策風險與科技產業周期,為你理清當前市場變局。

【游庭皓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0529觀點整理】川普行政命令再掀風暴,輝達H20晶片遭遇營收逆風
Photo by Marco Oriolesi / Unsplash
本文整理自《早晨財經速解讀》,主持人游庭皓觀點。

一、輝達財報亮點與隱憂

輝達本季度資料中心營收年增73%,達391億美元,占總營收88%;總營收為260億美元、年增69%,每股盈餘76美元超越預期。但整體營收略低於預期,主因在於H20晶片出口中國遭限制,導致約50億美元損失。

摩根士丹利指出,此為半導體史上最大規模的庫存調整之一,AI推理需求成為潛在彌補動能。


二、美國政治與川普關稅策略

川普再次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實施關稅政策,但聯邦法官認定總統不得逾越國會授權。儘管如此,最高法院保守派居多,未來仍可能翻案。

川普多數行政命令政策皆在憲法灰色地帶操作,例如針對中國的關稅戰、跨性別軍人禁令、學生貸款寬減政策等,最終多數由最高法院推翻下級法院判決而得以推動。

川普不屬於單一政治派別,而是靈活結合MAGA派、企業派與保守派,以滿足各方勢力並取得支持。


三、減稅法案爭議與財政風險

眾議院通過川普稅改延長法案,預估將增加4兆美元債務,透過削減Medicaid與學貸補助抵消部分支出。CBO未計入減稅對GDP正面影響,引發兩派爭論。

支持者認為減稅可促進消費與投資,有助於選舉年經濟表現;反對者則指出2017年減稅效果不如預期,甚至導致2018年出現庫存調整。

馬斯克公開表達對川普新法案的失望,認為政策讓前期節省努力化為烏有。


四、AI資本支出與揮達保底需求

美國科技巨頭持續大規模投入AI資本支出:

  • Google:1Q支出172億美元,年增43%
  • Meta:上調全年支出至640–740億美元,年增73%
  • Amazon:1Q支出250億美元,年增68%
  • 微軟:全年支出仍將持續上升

這些支出為揮達構成穩定保底需求,即便晶片價格下降,銷量增加足以彌補總體營收。


五、台灣AI供應鏈的機會與風險

上半年台灣GDP年增逾5%,但主計處預估下半年僅增1%。高基期與前期囤貨為主因。AI伺服器代工如韋影與廣達依賴Meta與Amazon的出貨比重偏高,若下半年需求不如預期,恐重演2022年長期修正週期。

AI循環的不確定性與庫存去化壓力,是台灣短期需關注的重點風險。


六、科技優勢與結構性競爭力

儘管短期面臨挑戰,台灣在全球AI供應鏈中具壟斷性市占率。科技人才素質與產業集中度高,長期仍有技術領先優勢。

根據統計,台灣學生在美成績表現全亞洲最佳,全球平均智商排名亦高居第二,象徵技術與學術實力兼具。未來重點在於避免過度樂觀囤貨導致產業週期性衰退。


七、投資判斷與週期視角

即使短期話題如川普政策、H20晶片出口限制等頻繁更動,但中長期投資仍應聚焦在景氣週期與企業獲利品質。

投資效益需落地驗證,而非永遠追逐新知。過度研究財報反而忽略景氣高低對股價影響,應回歸週期與估值基準。


台灣經濟將進入調整期,投資人宜衡量資金水位與市場情緒熱度,審慎操作並關注下半年去庫存進展與AI實體應用擴張速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