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EP553觀點整理】AI供應鏈轉弱?關稅與市場風向全面解析

最近 AI 股價又漲了一波,不少投資人蠢蠢欲動,想問:「現在進場會不會太晚?」 這集《股癌》EP553 講得很清楚 —— 你該看懂的,不是漲跌,而是背後的趨勢變化。 我們把節目中提到的國際財經觀察重點,整理成四大方向,讓你一次掌握。

【股癌EP553觀點整理】AI供應鏈轉弱?關稅與市場風向全面解析
Photo by Igor Omilaev / Unsplash

1. 關稅有降,但不代表真的和平

最近美國和中國都稍微「軟化」了關稅政策,像是針對一些他們自己沒辦法生產的零件(例如某些半導體),就選擇調降關稅,看起來像是互相釋出善意。

但這不代表沒事了,因為美國白宮最近還針對亞馬遜提了一件事:
亞馬遜原本想在商品頁面上清楚標示「關稅成本」給消費者,結果被白宮說是在搞政治操作。

👉 重點:美中雖然有動作放軟,但這種政治敏感動作,顯示整體還是充滿不確定性


2. 嘴巴講講,影響比政策還大?

節目中有個超重要的觀點:「嘴炮影響市場,比實際政策還大」。

舉例來說,美國川普政府只要針對關稅放話、開記者會,整個供應鏈就會緊張,企業不敢下單、延後投資。
就像台灣的國安基金說要進場護盤,即使沒買,股市也會先穩下來。

👉 重點:現在投資不是只看政策,而是要關注誰說了什麼、說話的時機,市場反應都超即時。


3. AI 供應鏈,悄悄出現「降溫訊號」

雖然 AI 題材依然火熱,但從供應鏈來看,有些數字開始出現下修:

  • SMCI(美超微):調低了今年的財務預測,可能是因為HGX 系列伺服器訂單延後(HGX 是 NVIDIA 提供給 AI 資料中心的高階伺服器平台)。
  • 台灣的 Power Rack 廠商:因為能做的人不多,原本樂觀給出高成長預期,最近也開始轉為保守,顯示訂單能見度變低。
  • NVIDIA 的 COWAS 封裝產能:封裝是把晶片與其他元件結合在一起的重要製程,原先預估要做 45 萬組,現在只剩下 36–38 萬組,有可能是H20被抽單的影響,還要再觀察後續。

👉 重點:這些都代表供應鏈對未來的需求不那麼確定,短期內可能會「踩剎車」


4. 接下來會怎麼走?雙重壓力 vs 資金效應

《股癌》提到一個很關鍵的提醒:

「未來可能不是只有獲利(earnings)變少,連估值(本益比)都會被壓縮。」

意思是:

  • 若企業賺的錢變少 → 股價自然撐不住
  • 若市場對科技股的信心變低(本益比下降)→ 也會拖累價格

這種是比較需要小心的狀況。

但也不是全然悲觀。
如果聯準會之後真的大幅降息(也就是讓借錢變便宜),那股市可能又會反彈,尤其對 AI 和科技股來說更是利多。

👉 重點:要看資金政策的走向,還有科技巨頭接下來開出來的財報是不是也跟著下修。


📌 總結:短線提防震盪,長線不必恐慌

這集《股癌》的核心訊息是這樣的:

  • AI 題材長線依然看好,未來幾年仍有成長空間
  • 短期內供應鏈與企業獲利可能進入休息期,甚至會先跌一段
  • 關稅、選舉、利率政策都是當前最大的不確定因子
  • 想穩定佈局,關鍵時間點是台積電下半年是否會調整財測,這可能是整個循環的「驗證點」

這波 AI 投資潮,會不會真的撐不住?
我們不會預言,但可以提前觀察那些真正會影響市場走勢的數據與變化。

下一步,輪到你自己做判斷了。

Read more

【游庭皓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0515觀點整理】美股進入嘎空行情,市場情緒反轉的背後是什麼?

【游庭皓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0515觀點整理】美股進入嘎空行情,市場情緒反轉的背後是什麼?

在全球股市持續反彈、資金信心明顯回流的當下,我們觀察到一個明確的趨勢:情緒反轉與景氣週期交織,帶來市場結構性轉變。 本文整理游庭浩《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 年 5 月 15 日節目重點,針對近期美國與台灣股市的走勢、國際政策動向與產業變化進行分析,協助你掌握當下投資關鍵訊號。

By A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