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價淨值比(P/B Ratio)投資指南:從入門到實戰
想知道股票貴不貴?深入解析股價淨值比(P/B Ratio)的秘密!從基本概念到實戰投資策略,透過台積電、特斯拉等實例,教你識別成長股、價值股的投資時機。新手投資人必讀的完整指南。
馬克 Marc 金融記者/金融人/淡水人/新手爸爸/90後 先後在媒體業、金融業混了快十年,是個工作愛好者,喜歡邊玩邊工作,邊旅遊吃美食,計畫35歲達
想知道股票貴不貴?深入解析股價淨值比(P/B Ratio)的秘密!從基本概念到實戰投資策略,透過台積電、特斯拉等實例,教你識別成長股、價值股的投資時機。新手投資人必讀的完整指南。
read
《生活投資學》是一本引領讀者超越主流、啟發投資智慧的引導之作。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投資世界中,成功投資不再僅僅是對市場趨勢的跟隨,更是一場深層次的思考之旅。本書透過深入的市場洞察和獨特的投資策略,向讀者呈現超越傳統框架的思考方式,引導讀者打破從眾思維,建立個人獨特的投資見解。 透過深層思考、獨特見解、解構市場迷思以及集中型投資等智慧,讀者將學會如何遠離主流的盲目跟隨,發現市場中被忽視的機會,並在非效率市場中找到投資的優勢。本書旨在引導讀者超越表面的市場現象,進入更深層次的思考,以獲得更為卓越的投資成果。 無論您是初入投資領域的新手還是經驗豐富的投資者,本書都將為您提供實用且深入的投資智慧,助您在動盪的市場中脫穎而出。讓我們一同展開這場挑戰主流、啟發投資智慧的冒險,創造屬於您的投資傳奇。 生活投資學:心態篇 超越主流,啟發投資智慧 在投資的世界中,盲目跟隨市場的浪潮可能成為成功的最大阻礙。若要真正脫穎而出,投資者需要運用更深層次的思考,打破傳統框架,並建立獨特的投資策略。 深層思考,勝出於市場 市場上充斥著從眾
read
最近我閱讀了一本書,名為《生活投資學》,這本書提供了一些非常有價值的投資觀念和方法。在這篇部落格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一些重點和解決方法。 投資股票:從董事的角度思考 在這本書中,作者強調了一個重要的觀念,那就是投資股票時需要轉換觀念,將自己當成公司的董事而非奈米級股東。這意味著我們應該從戰略層面思考投資,而不僅僅關注股價的波動。 我們應該評估一家公司的價值和長期投資前景,並觀察董監事的持股比例和動作,以及內部人買進的情況,作為投資判斷的參考。 例如,假設你在考慮投資一家保健食品公司。你可以觀察該公司的董監事持股比例是否高,是否有內部人買進的情況。如果你看到董監事對這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很高,而且有內部人買進的情況,這可能意味著這家公司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值得考慮投資。 生活投資學:將消費體驗與股市投資相結合的方法 另一個重要觀點是將自己當作公司的一份子,將消費體驗與股市投資相結合。這意味著我們應該選擇投資我們自己常購買商品的母企業,並將投資視野從股價轉為價值。這種方式能夠使我們更加融入投資的過程,並更
read
在讀完《生活投資學》之後,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一些重要的投資觀念和方法。以下是我們可以從這本書中學到的一些重點: 投資機會與營收衰退 書中指出,營收衰退並不一定意味著糟糕的投資機會。實際上,我們可以通過觀察「三率」(營業毛利率、營業利益率、稅前淨利率)來找到被低估的公司。毛利率的提高比營收增長更重要,而營業利益率的下降也不一定代表不好的投資機會。此外,稅前淨利率可以揭示公司是否有偷養金雞母的情況。因此,善用「三率」可以挖掘被忽視的好股,找到投資機會。 問題與解決方法 在書中,還提到了一些常見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方法: * 如何判斷投資機會是否值得考慮?我們可以觀察「三率」,特別是毛利率的表現,並尋找被忽視的好股。 * 營收衰退是否意味著不好的投資機會?事實上,營收衰退不一定代表糟糕的投資機會,關鍵在於觀察「三率」的成長情況。 * 如何提高投資的成功率?我們可以善用「三率」挖掘被忽視的好股,並根據「三率」的表現做出投資決策。 生活投資學:催化劑投資法 除了《生活投資學》中的觀點,
read
開始閱讀這本書時,我其實是被它的書名吸引的。 之前有幸在金融業遇到一位準備要退休的主管,他是公司裡知名的股票操作大神。那時候我剛從媒體圈轉戰金融業,遇到這樣可貴的採訪對象,當然職業病發作。所幸發揮了記者時期的追問功力,開始挖出他的一些投資心得。當時印象很深的是,我問他:「如果你要幫投資新手書籍推薦一本入門書的話,你會推薦什麼樣的入門書籍?」他的回應是:我會推薦這本《用心於不交易》。 我聽到這本書的書名時,覺得非常有趣。過去在媒體圈看到的是一位又一位的交易高手,這些高手透過高頻交易取得傭金的返還,又或者低買高賣的眼光來賺取資本利得,還有一些派別標榜著存股富。但這本書裡面所說的「不交易」一詞,反而很吸引我。 但想一想,若是訴說不交易,大概就是在講巴菲特所表達的價值投資理論,又或者是存股的概念。沒想到看完這本書之後,真的是我會推薦給剛進入股市的新手的一本書,原因是:淺顯易懂。 大道至簡投資新手書籍推薦 如果說原本要說一個難懂的道理,設想應該是會用艱澀難懂的文字來論述,在市場上也有很多,作者在講述一件事情的時候會把它弄得非常複雜,但作者
read
前言 你是否曾經想過擁有一份夢幻的職業,例如:不知道自媒體創業怎麼做?想讓自己每天都可以為了夢想起床,在工作時總是可以全神貫注,既符合你的興趣,又可以讓你賺到錢?或者你感到困惑,雖然目前的工作還不錯,薪水也還可以,但心中總是覺得少了一點滿足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這本書可能很適合你,可以讓你自我檢視一下。 作者瓦基是下一本讀什麼網站的站長,同時也是一位Podcast主持人。我之所以讀到他的書,是因為我經常在網路上找書摘,而且我自己的工作並不是我喜歡的,正如前面提到的兩種情況,我都有遇到。因此,在職場的這幾年裡,我一直在尋找答案。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提供了清晰的模板和操作步驟,可以供我們參考。同時,作為身處台灣的讀者,我們更能夠共鳴作者的經歷。他不僅是一本鼓舞人心的書,我認為它更像是一本操作手冊。對於正在尋找職涯方向的人,我推薦閱讀這本書。 讀這本書想了解什麼?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對它抱有很大的期待,主要是因為我渴望擺脫目前在企業上班的單調生活,基本上可以說是逃避。書中提到,我們的夢幻工作需要自己去創造,
最近在YouTube上開始看到有人分享「迪士尼遊輪」的影片,讓人很想趕快在解禁之後,能夠出國旅遊。 但是看一看我突然想到,其實想要出國玩也許可以透過投資迪士尼來幫我出之後的機票錢以及門票費用,為什麼這樣說!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之前因為疫情的關係,全球的迪士尼樂園都面臨虧損的狀態,原因很簡單,就是沒有人去樂園玩,當然連帶著門票收益就降低,但是迪士尼的收入真的是靠著門票來賺錢嗎? 另外從這幾年開始,全球流行的線上串流OTT服務,迪士尼也推出了Disney+出來應戰,狹帶著最多IP的迪士尼,坐擁全世界最豐富的無形資產,說真的,我認為迪士尼會歸之前的股價,應該也是早晚的問題而已。 前陣子,迪士尼的股東之一,寫了一封信,希望迪士尼能夠不要再發股息給股東了,而是將股息投資在更重要的地方,也就是自製內容,這些股東深深地了解到,在媒體的世界裡,Content is King. 也就是內容的重要性。而在疫情爆發的這段期間,的確Disney+的營收也帶來許多挹注。(詳細數據可參考下方影片) 技術面已用將近一年的時間回應市場
要了解價值投資,你必須先了解財報是什麼,這是讀懂晨間企業如何運行的重要資訊的第一步,並且是能夠呈現最真實的經營狀況(前提是你的經營者要非常的誠實)。所以在這邊推薦所有想要從事價值投資的人,都一定要先了解財務報表是什麼,甚至它可以沿用到你自己正在經營的企業,或是你們的公司,看看這間企業的財務是否是穩定的, 自己是否值得在待下去。 損益表(statement of income): * 解釋企業在某段期間內,財富(股東權益)如何因各種經濟活動的影響發生變化。 * 簡單地說,淨利(net income)或淨損(net loss)等於收益(sales)扣除各項費用(expenses),並顯示當期損益及當期其他綜合損益兩者之合計。 * 損益表是衡量企業經營績效最重要的依據。 綜合損益表(statement of comprehensive income): * 除了損益表中顯示淨利或淨損之外,其他影響股東權益的項目皆在此報表中表達。 * 常見的項目包括:所持有有價證券未實現的利得或損失,因匯率變動所造成的兌損利益或損失等。
如果你想要當價值投資者,從事股票投資,那你一定要了解的幾本書,我認為價值投資是一種「練心」的功夫,如果你以價值投資為主要的投資方式,你必須要真的透徹的了解,自己為什麼要投資這一檔股票,要給自己足夠的理由,才能抱得住,抱的久。 而近十年以來,大多數人都一定聽過存股這個話題,有一派人特別的喜歡吐槽存股這件事,但也有一派的人特別信仰存股,例如說早期有人存中鋼、中華電、中信金、0050等這些龍頭股或者ETF,先說在我的價值觀裡面,我認為股票操作的方式千百種,但大家的目標都不變,就是賺錢,只要能賺到錢都是真諦。所以我自己的方法是做配置,先完成長線的股票配置(核心持股),而後才會是自己的短線持股(波段;衛星持股),所以換句話說,我也有在存股,而我存股票是以價值投資(股價相對於基本面,要夠便宜)且搭配有穩定配息(殖利率)的股票為主。 另外一方面,我特別推薦年輕人可以存股,又或者說沒有太多資金,需要慢慢存的人,因為從過程當中,你才能夠了解到,什麼是理財,避免自己走進短線零和遊戲所帶來快感的陷阱,這在一開始塑造理財觀念時,尤其重要。(往後我們有機會再來分享)
價值投資是甚麼? 顧名思義價值投資,就是用價值來衡量一支股票值不值得購買!白話來解釋,就是在股票市場中,要如何挑出一支「便宜」的股票!概念就像是,今天你走到了一家古董店、或是二手商店,你要怎麼樣可以在一堆商品中,挑出一個可具有比當下售價還高的古董。 價值投資所要訓練的,就是這樣的功夫啦! 要怎麼看出公司是有未來性的,有沒有漲價空間? 其實對於一家公司來說可以觀察許多地方,魔鬼出在細節裡。 * 例如說馬克自己喜歡看的是: * 領導人、執行長或董事長的作風。 * 這家公司未來的願景。 * 再來是財報及數據(怎麼判斷當下公司的股價是否是便宜的)。 價值投資適合甚麼樣人? 價值投資其實適合各式各樣的人,其中我自己認為,最適合沒有時間的人,尤其是上班族,沒有時間看盤,那我們看的就是大方向,該產業是否未來是會賺錢的?現在流行的是那些產業?該公司的業績如何?是否反映在股價或者是業績上…等問題。 價值投資錢賺太慢,沒有感覺啦! 那我想反問你,有人是可以在短時
給自己開始寫技術分析文章的第一篇告誡, 為什麼自己要開始寫理財的部分? 其實開始寫這個網站的契機,是在2021年7月開始,從大學開始,學習投資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加上一直在金融業工作的緣故,可以碰到線上有名的老師,與她們朝夕相處,然而在經驗上並沒有一個非常完整的整合,在投資的路上雖然沒有大贏過,但也沒有大輸,原因是自己在風險控制上做的還可以。 讓我們回到那時候 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樣,學習投資是從台股,甚至是美股開始操作,而操作這些集中市場的股票,都有所謂的開盤與收盤時間;這些時間內,我們很難將經驗做出一個統整,並且這樣有時效性的市場中,運作的速度也比較緩慢,以台股上市,再怎麼漲或怎麼跌,就是會有10%的限制(當然興櫃就不一定了)。 而我目前所碰到的,若是要讓學習效果好,最棒的方法就是透過不斷的密集練習、失敗,在練習、在失敗,也就是「做中學」,唯有這樣才能萃取出自己的精華,並且成長。 這點我是在虛擬貨幣市場學到的,後面會與大家做分享。 相信我,你唯獨靠自己,不斷的挫折,並且修改,找出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
誰說你一定要到65歲才能退休? 在台灣,大部分受到的觀念,基本上就是,考好成績,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與另外一半,生個小孩,努力工作打拼,薪水隨著升職慢慢加薪,買個房和車,差不多這樣子過,然後一路到65歲,退休。 聽起來是多麼美好的生活,這大概就是我們一般人被賦予的「腳本」,也就是「五子登科」。大多人都是這樣按照遊戲規則走,但你是否思考過,這樣的遊戲玩到最後,真的會造著你的想法走嗎? 這樣背後要付出多少努力,到頭來真的是你想要的人生嗎? 如果你的原生家庭與我還有其他95%的人都一樣普通,那你真的得認真思考一下,即便你出生在小康家庭。因為大多數的人,都在按照遊戲規則走,即使這場遊戲根本沒有太大的勝算,還是一樣照玩。就是那句我們常聽到的「頭都洗下去了!」 不過這樣沒頭沒腦的玩這場遊戲,不制定任何策略,真的能得到我們想要的結果嗎?真的好好退休了嗎? 大部分的答案通常會是:NO! 對多數人來說,「退休」是一個充滿想像的名詞,甚至有很多人是沒有認真思考過的,甚至不敢想像。因為台灣的傳統觀念告訴我們「勤儉」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