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庭皓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0619觀點整理】聯準會利率決策、以伊衝突與油價:2025年中經濟展望
深入剖析2025年中聯準會利率決策背後的考量,包含對關稅、油價及中東地緣政治的預期。本文將探討美國就業市場與房地產的最新動態,以及以伊衝突如何影響全球油價和通膨走勢。同時,也將提供針對當前經濟情勢的投資與資產配置建議。

台北時間2025年6月19日早上,市場聚焦於美國聯準會(Fed)的利率決策及以伊衝突對全球經濟的潛在衝擊。
本次聯準會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FOMC)會議決定維持現行利率政策不變,並釋出偏鷹派訊號,暗示降息時程可能大幅延後,反映聯準會已將川普政府可能實施的關稅政策,以及中東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導致的油價上漲納入考量。
聯準會點陣圖變化與經濟預測
聯準會此次公布的點陣圖顯示,2025年底前仍有兩次降息的可能性,與上次預測相符。
然而,聯邦資金利率預期降至3.9%,與3月份預測一致,但2026年的降息次數預估卻從兩次縮減為一次,表明降息週期顯著後延。在19位政策制定者中,有7位預測今年不會降息,相較3月份的4位顯著增加,另有2位預期僅降息一次。
這顯示聯準會內部偏鷹派的聲音增多,官員對未來利率走勢充滿不確定性。
在經濟預測方面,聯準會小幅下修經濟成長率至1.4%(原為1.7%),並將2025年核心通膨預估從2.8%上調至3.1%。
此舉意味著聯準會模型中已納入關稅及油價上漲對通膨的潛在影響,儘管這可能導致經濟成長放緩、通膨上升,甚至引發停滯性通膨的想像空間。
失業率預期小幅上行至4.5%(原為4.4%),雖然仍屬充分就業水準,但也存在降息空間。
總體而言,聯準會將當前經濟定調為「穩健成長、失業率較低、通膨略有上升」,因此儘管可以降息,但降息週期必須延後。
這也表示聯準會將等待更多明確數據,如7月份對等關稅協議的結果,以及油價是否回穩,再做進一步的貨幣政策決定,避免過早行動。
降息預期背後的總經與個體經濟差異
儘管聯準會態度審慎,但市場上降息的聲音卻日益增多,這不僅源於政治壓力,也來自總體經濟數據與個體經濟感受的落差。
- 就業市場鬆動: 近期美國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呈現緩步走高趨勢,雖然上週有所回落,但失業率已從2023年的3.5%升至4.2%。
儘管仍處於充分就業水準,但持續上升的趨勢值得關注。特別是馬斯克大規模裁員後,華盛頓周邊地區的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創下新高,顯示部分地區就業市場面臨較大衝擊。
此外,美國5月份非農就業數據雖高於預期,但過往數據常被大幅下修,暗示實際新增就業崗位可能不如初期公布的樂觀。 - 房地產市場承壓: 美國房地產市場受高利率壓制多年。根據ICE最新數據,5月份房價出現2012年以來首次月度下跌,年減幅約1%。
部分都會區如德州奧斯丁、加州舊金山等地房價跌幅顯著,奧斯丁房價自2022年高點已下跌近兩成,舊金山亦跌逾8%。高利率環境導致成交量萎縮,建商信心指數也降至13年低點,接近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水準。
這顯示高利率對房地產市場的衝擊可能比想像中更嚴重,為降息提供更多理由。
油價與中東局勢:川普的考量
當前影響通膨最主要短期因子是以伊衝突導致的油價上漲。近期以伊衝突雖然軍事行動減少,但資訊戰升級,以色列駭客組織癱瘓伊朗國有銀行系統,引發民間恐慌。
美國前總統川普針對伊朗局勢的談話也備受關注,他暗示美方可能介入,但關鍵在於如何收場。
川普對中東問題最在乎的因素,相信就是油價。他必須採取措施確保油價能在短期內回落,避免通膨再次惡化。
這不僅是為了穩定美國經濟,也是為即將到來的9月份聯準會降息決策創造有利條件。如果油價持續飆升,導致通膨數據在6、7、8月份顯著上揚,將加大聯準會降息的壓力,甚至可能影響川普政府推動關稅政策的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的石油出口量並未因衝突而大幅減少,反而較去年同期增長44%。
這表明油價飆漲更多是心理情緒傳導所致。川普若能有效處理市場心理,有望在數週內壓制油價,確保美國通膨預期不會失控。
投資策略與資產配置
在當前不確定性高的市場環境中,投資者應保持理性,避免情緒性操作。
- 債券市場: 儘管聯準會降息時程可能延後,對債券市場有一定影響,但中長期來看,聯準會不太可能再啟動新的升息週期,因此債券資產配置仍是再平衡的重要一環。
- 美元資產: 美元可能存在貶值壓力,對匯回台幣的投資者而言可能帶來沉壓。然而,從全球資產配置角度看,若以美元計價,台幣資產顯得更具價值。
- 股票市場: 當前市場呈現「利空不跌」現象,例如以色列股市在以伊衝突持續之際卻創下歷史新高,這反映投資人對資產侵蝕和風險的擔憂似乎不高。儘管市場情緒未到極度悲觀,但也沒有過度樂觀。對於左側交易者而言,應等待股價下跌、情緒悲觀時再行佈局。
- 投資邏輯: 投資者應釐清自身的投資邏輯。價值投資應關注公司估值與基本面,而非短期情緒波動;短期交易則應避免在套牢時轉為長期存股,除非已充分研究公司基本面;景氣投資則需考量至少三到四年的庫存週期,而非僅僅三個月。
簡而言之,瞭解總體經濟趨勢有助於判斷所處的景氣循環位階,進而決定資金投入的步調。
在當前市場情緒不明顯樂觀或悲觀的情況下,或許可以等待下一次大規模波動,例如潛在的關稅衝擊,再尋找佈局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