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新關稅衝擊全球貿易:日韓25%關稅與台灣機會

2025年7月8日,川普新關稅政策生效在即,日韓商品面臨25%關稅,全球貿易戰持續延燒。本文深入分析各國關稅變化、談判進度,並探討台灣在貿易戰下的潛在機會與挑戰。

川普新關稅衝擊全球貿易:日韓25%關稅與台灣機會
Photo by Ian Taylor / Unsplash

台北時間2025年7月8日上午8點30分,美國前總統川普再次向多國發出關稅信函,其中針對日、韓商品課徵25%關稅,再度引爆全球貿易戰火。

儘管這些關稅預計於8月1日正式實施,7月9日至8月1日仍有談判空間,美國也持續歡迎各國進行貿易談判。

此次關稅調整的重點,除了已公布國家的高關稅率外,更引人關注的是未公布關稅的國家,這可能暗示其談判進度已超前,有望達成協議。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此次並未在名單之中,這被市場解讀為一個相對正面的訊號。


各國關稅稅率變化與市場反應

根據金融時報彙整的數據,各國關稅稅率有升有降,其中孟加拉、波士尼亞、柬埔寨、印尼、哈薩克、寮國、緬甸、印尼西亞等國的關稅稅率均有所下降,顯示部分談判已取得進展。

然而,日本和馬來西亞的關稅卻不降反升,從24%上升至25%,南韓則維持在25%。

川普的關稅模式一如既往地強硬,他在信函中強調,任何報復性關稅都將導致美國加徵更高關稅。

分析指出,絕對稅率並非關鍵,相對稅率才是重點,只要能確保比日韓等主要競爭對手國家的關稅稅率低,產業便仍具備競爭力。此外,考量到新台幣近期升值幅度,關稅與匯率的綜合影響將是台灣未來貿易條件的關鍵。


未公布國家:談判進展的觀察指標

加拿大目前仍處於談判中,預計2026年才會重新協商,關稅稅率相對穩定。

歐盟儘管在4月2日曾公布20%的關稅稅率,但路透社報導指出,美歐談判進展迅速,歐盟並不在本次關稅名單中,川普也預計不會對歐盟發出高額關稅函文。

歐盟正積極爭取豁免約10%的基本關稅,並已在飛機、醫療設備和烈酒等特定項目上做出讓步。

台灣在4月2日曾公布30%的關稅稅率,但截至目前仍處於待定狀態,尚未宣布具體關稅。市場普遍認為,台灣最終關稅稅率將會低於30%。

英國越南的關稅稅率分別為10%和20%,其中越南的20%已是主要貿易經濟體中最低,這是一個有趣的觀察重點。


日韓貿易僵局與市場開放壓力

此次日韓的關稅稅率仍不樂觀,主要原因在於雙方對於開放市場存在分歧。

  • 日本: 儘管已開始採購美方農作物,但對於改善貿易逆差仍有限。美國持續施壓日本開放國內汽車市場,並將汽車關稅排除在對等關稅談判之外。

    日本汽車已壟斷美國低價市場,能否在關稅與市場開放之間取得平衡,將是後續觀察重點。

    此外,美方也對日本的稻米流通、牛肉檢疫、豬肉關稅、食品添加劑標示、郵政和保險市場,甚至是教育和數位監管提出質疑。
  • 南韓: 李在明上任後,與美方的談判進度歸零,導致此前接近達成協議的狀態受到影響。韓國的貿易壁壘甚至比日本更為嚴重,尤其在數位貿易壁壘方面。

川普關稅政策的長期影響

高盛分析指出,儘管經過三個月的談判,美國在各國的新關稅方案實質上沒有太大改變,政策調整幅度有限,但趨勢是往稅率越來越低的方向發展。

川普的關稅政策並未導致美國通膨失控,股市反而屢創新高。他更趁此時宣布,將對靠攏金磚國家反美政策的國家額外徵收10%關稅,明顯針對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國,要求他們減少與金磚國家的聯繫。


全球貿易板塊的重塑

財新雜誌預測,未來全球將分裂成以美國、歐盟和中國為首的三大貿易集團。

  • 美國陣營: 國家最多,但形勢複雜,在川普當政下可能互相牽制。
  • 中國大陸陣營: 包含大陸、俄羅斯、白俄羅斯、印尼、泰國、越南等,這些國家需要在中美兩大世界中取得平衡。
  • 歐盟陣營: 傾向隔岸觀火,但也需做出貢獻。

在這樣的趨勢下,「去中化」或供應鏈撤離的趨勢將持續加速。蘋果公司自2018年以來已將部分產能轉移至印度,以規避潛在的關稅風險。


股市波動與投資策略

美國股市四大指數受關稅消息影響,開盤均呈現下跌。然而,由於市場預期8月1日前仍有談判空間,利空並未一次性消化。此次關稅稅率也優於4月2日的預期,市場仍有更多想像空間。

對於投資人而言,短期波動是正常的回調,重點在於堅持自身的投資策略。無論是價值投資、景氣循環投資,或是長期投資,都應認清自己的目標和邏輯,而非被短期的熱點或他人故事牽著走。

川普的政策或許會帶來短期的波動,但從長期來看,若能因此獲得更好的買入時機,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Read more

2025 年智慧型手機市場展望:大立光新技術,iPhone 17 系列前瞻

2025 年智慧型手機市場展望:大立光新技術,iPhone 17 系列前瞻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在總體經濟的影響下,成長預期雖趨於保守,但高階鏡頭技術的創新浪潮卻持續澎湃。特別是像大立光這樣的產業龍頭,不僅在營收與獲利上逆勢增長,更透過研發投資積極佈局未來。這份深度分析將為您揭示市場的最新動態、關鍵技術突破,以及 iPhone 17 系列如何引領下一波手機設計趨勢。

By A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