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EP572觀點整理】股癌2025上半年回顧:四月崩盤後的投資策略優化與下半年展望

「股癌」癌大復盤2025上半年,深入探討四月崩盤時的應對心法與策略。內容涵蓋槓桿優化、資金管理調整,並展望下半年在降息預期下的投資機會,包括特斯拉、非必需消費品等。

【股癌EP572觀點整理】股癌2025上半年回顧:四月崩盤後的投資策略優化與下半年展望
Photo by Heidi Fin / Unsplash

2025年上半年市場瞬息萬變,經歷了四月份由貿易戰擔憂引發的急殺,隨後又迅速反彈。癌大在本集節目中,詳細復盤了上半年的操作與心態,並分享了他在經歷市場重大考驗後,於資金槓桿、投資心態,乃至於人際網絡上的深刻反思與策略優化。


一、上半年績效總結與當前持股策略

癌大坦言,今年上半年時間感過得飛快,市場波動劇烈。上半年表現較佳的部分來自軟體股的佈局,但在美股部位因將資金轉進特斯拉(Tesla)與蘋果(Apple),依然經歷了顯著的回檔。

在台股方面,他的操作相對穩定,維持部分硬體、傳產及軟體股的配置,並未進行大規模調整。然而,他也反省近期的交易量過於頻繁,對他而言並非好事。目前,他的主要策略是:

  • 獲利了結,轉進ETF: 當個股上漲至他認為的壓力區且走勢停滯時,便會果斷賣出。
  • 資金暫泊0050: 賣出後若無明確的新標的,會將資金轉入元大台灣50(0050),將其視為一個「資金調配池」。
  • 等待回檔,預備換股: 他期望市場出現回檔,屆時便可將0050的部位賣出,轉換到跌深且具潛力的個股上。這麼做的好處是,若市場持續上漲,依然能享有大盤的報酬;若市場下跌,0050的跌幅通常會小於熱門的衝鋒個股,可作為相對穩健的資金避風港。

二、四月崩盤的試煉:市場贏家的恐慌與反思

癌大認為四月份的崩盤是他投資生涯中的一次重大挑戰。當時市場因川普可能發動的關稅戰而恐慌,連續的跌停導致流動性風險浮現。他分享,即便是在長期維持高勝率的「市場贏家」朋友圈中,當時也出現了極大的分歧:

  • 主流意見悲觀: 多數朋友認為川普的關稅戰不僅打擊市場,更波及盟友,可能走向「美國孤立主義」,進而引發對台海安全的擔憂。
  • 實際行動分歧: 不少人選擇清倉、換美元避險,甚至執行海外移民計畫。許多交易員在此時建立了大量空單部位。

在這種氛圍下,癌大坦言自己的判斷也受到影響。儘管多項指標顯示應該買進,但周遭強者的悲觀情緒讓他選擇了折衷方案:持續買進,但不加槓桿。

事後回顧,他非常感謝當時少數幾位與他一樣堅持做多的朋友。這次經驗讓他深刻體悟到,市場的最終走向無關乎朋友圈的輸贏,而是核心思想與選擇路線的差異。在恐慌中堅守多方思維,即便過程痛苦,但最終結果遠勝於在反彈中不斷嘗試放空而被軋空。


三、危機後的策略優化:資金、槓桿與交友圈

經歷此次震撼教育,癌大針對自己的投資體系進行了三個層面的優化:

  1. 資金槓桿優化—降低單一風險源:過去他主要透過股票質押或融資來開槓桿,但在經歷連續跌停的流動性危機後,他意識到這種方式的風險。他最低的帳戶維持率曾掉到180%,讓他備感壓力。未來,他將調整槓桿方式:
    • 分散借貸來源: 考慮納入房貸、信貸或企業借款等方式。這類貸款多為「按月還款」,不會因股市的短期劇烈波動而被追繳保證金(Margin Call),能有效避免流動性被鎖死、甚至斷頭的風險。
    • 提高安全邊際: 未來會將股票質押的維持率穩定保持在300%以上,提前做好風險控管。
  2. 朋友圈調整—與「死多軍」為伍:他重新審視了自己的人際網絡,並非要汰弱留強,而是認知到成年人的朋友圈應與自己的成長方向和價值觀相符。他決定花更多時間與那些**始終抱持樂觀、積極尋找做多機會的「死多軍」**相處。因為這群人的思維模式與他現階段追求「尋找好公司並長期投資」的理念更為契合。
  3. 心態成熟—擁抱開放與紀律:從追求高槓桿、高週轉,到現在更傾向於穩健配置與長期持有,這代表了心態上的成熟。他體認到,在市場中活下去,並不斷根據經驗優化策略,才是最重要的事。
背景補充:0050(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 追蹤台灣市值前50大公司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大盤ETF。死多軍: 投資術語,指無論市場如何波動,始終堅定看好後市、以做多為主的投資者。四月崩盤: 指2025年4月,因市場擔憂美國前總統川普若當選可能發起大規模貿易與關稅戰,導致全球股市(尤其是與供應鏈相關的台股)出現的短暫而劇烈的下跌。

四、下半年展望:關注匯率、降息與潛在機會

展望2025下半年,癌大提出了幾個觀察重點:

  • 新台幣升值趨勢: 他認為台幣升值的趨勢尚未結束,可能升至27-28的區間。因此,他已開始持續、分批將台幣換成美元,為海外投資做準備。
  • 潛在投資標的: 在降息預期下,他開始關注以下領域:
    • 非必需消費品與汽車相關: 經濟衰退期間受創嚴重,若迎來降息,復甦力道可期。
    • 消費性電子與NAND Flash: 相關產業已沉寂許久,若NAND價格回穩,可能代表消費性電子需求復甦的信號。
    • 特斯拉(Tesla): 儘管對馬斯克(Elon Musk)的政治操作有疑慮,但考量到其在人形機器人(Humanoid)領域的領先地位,以及近期歐洲市場銷量在改款後的回溫,他仍在持續觀察。

總結來說,上半年最大的遺憾是未能勇敢地上滿槓桿,但這也換來了寶貴的風控經驗。面對下半年,他抱持著開放的心態,期待市場能出現一次健康的回檔,讓他能更從容地佈局下一個階段的成長機會。

Read more

2025 年智慧型手機市場展望:大立光新技術,iPhone 17 系列前瞻

2025 年智慧型手機市場展望:大立光新技術,iPhone 17 系列前瞻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在總體經濟的影響下,成長預期雖趨於保守,但高階鏡頭技術的創新浪潮卻持續澎湃。特別是像大立光這樣的產業龍頭,不僅在營收與獲利上逆勢增長,更透過研發投資積極佈局未來。這份深度分析將為您揭示市場的最新動態、關鍵技術突破,以及 iPhone 17 系列如何引領下一波手機設計趨勢。

By A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