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庭皓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0512觀點整理】歐股創高、美中英談判加溫,為何台股仍人氣低迷?
美中談判、川普政策、歐洲股市、科技股修正、台股觀察

游庭皓的《早晨財經速解讀》中,深入解析美中、英美之間最新一輪關稅談判進展,並觀察全球市場資金流向與資產表現,尤其聚焦於歐洲股市的強勢與台股籌碼的沉寂。本文整理出重點脈絡,供投資人理性判讀。
以下內容整理自《早晨財經速解讀》觀點|2025/05/12
一、美中與英美貿易談判進展
1. 美英協議落地,10% 成「新常態」
美英初步達成自由貿易協議,設定 10% 為基礎關稅。美方對英國汽車出口設配額制度,10 萬輛內適用 10% 關稅,超出部分提高至 25%。儘管英方帳面對美貿易逆差,但其中大宗為黃金轉手,實際英國對美出口仍具順差結構,該協議對英國實屬有利。
2. 美中瑞士閉門會議傳出進展
美方與中國在瑞士結束首輪談判,預期美中雙方將互降關稅:美方可能由 145% 降至 50%、中方由 125% 降至 45%。高盛預估此舉將有助緩解全球供應鏈緊張與貿易壁壘。不過,若一次釋放利多,市場反而難以持續上攻,需留意政策步調與訊息節奏。
3. 日美談判出現阻力
日本拒絕接受如英國般的配額模式,堅持本國汽車產業無法與僅出口 10 萬輛的英國同日而語。雙方談判可能延至七月,並計劃由日本首相親赴美國溝通。
二、全球資產表現與資金流動
1. 七成資產今年收漲
今年以來,多數資產皆繳出不俗成績:
- 黃金:+26.7%
- 比特幣:+10%
- 歐洲股市:+3.7%
- 新興市場股票:約 +5.1%
反觀美股中小型股表現疲弱,尤其是 IWN 跌幅高達 -8.9%。整體來看,只要避開美股主戰場,多數資產報酬仍具吸引力。
2. 歐洲資金回流明顯
歐元升值強勢帶動歐洲股市創高。德國 DAX 指數再創歷史新高,超越歐洲大盤平均漲幅。相較之下,美股正遭遇外資自 2 月以來的連續撤資壓力,估計已有近 3,000 億美元資金撤出。
3. 台股資金動能疲弱
台股雖反彈逾 4,000 點,但融資無明顯回升,外資買超累積僅約 227 億元。與歐元升值相較,台幣升幅有限,導致外資偏好歐股市場。從農資數據看,市場熱度明顯不足,籌碼輪動斷層。
三、美國內政動向:富人稅與退伍軍人政策
1. 傳出課徵「富人稅」
川普傳出計畫對年收入超過 250 萬美元者課徵 40% 所得稅,藉以推動中產階級減稅政策。此舉與共和黨傳統立場牴觸,引發黨內與財富基金擔憂。川普本人雖未完全否定,亦釋出模糊訊號,市場關注未來是否落實。
2. 非法移民安置預算轉投退伍軍人
由於非法移民流入減少,川普計畫將釋出的預算投入改善退伍軍人安置問題,並發表貼文戲稱「免費機票計畫」,引起輿論討論。
四、地緣政治觀察
- 烏俄戰爭或將重啟和平談判:普丁預計 5/15 重啟協議,歐洲多國領袖赴基輔參與磋商,美方參與度則相對淡出。
- 印巴邊境、加薩戰事尚未完全降溫:短期對市場影響有限,但潛在風險仍須納入評估。
五、回購潮與科技股修正
儘管美股企業今年股票回購金額突破 1 兆美元,七大科技巨頭股價普遍修正:
- 微軟、Meta 表現相對穩健
- 博通、台積電、Google、蘋果、特斯拉皆回跌逾 10%
特斯拉跌幅最重,但仍回到關稅戰前的高點。
六、社會觀察:出生率與經濟變因
- 台灣 4 月出生僅 8684 人,死亡為 1.7 萬人,形成「生不如死」的結構。分析推測去年 7–8 月股災與房市壓力為主因,導致生育意願下滑。
七、結語:回歸投資原點
市場永遠處於短期雜訊與長期趨勢的拉扯之中。即便政策不確定性高、談判進程反覆,仍應回歸經濟循環本質與個人投資邏輯。當前全球仍處擴張格局,但也進入高檔盤整期,投資人需審慎衡量風險與配置策略。
凡事回到源頭,才能看清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