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EP560觀點整理】Nvidia Kyber、Google AI變現與市場觀察:投資洞察與供應鏈新機遇

本文內容摘要整理自股癌podcast ep560,分享了最近參訪Nvidia私展及 Computex 後,對於AI硬體、軟體應用、科技巨頭變現策略及市場投資的觀察與心得。

【股癌EP560觀點整理】Nvidia Kyber、Google AI變現與市場觀察:投資洞察與供應鏈新機遇
Photo by Google DeepMind / Unsplash

Nvidia 私展、Google AI 與市場觀察:凱因斯選美、供應鏈新機遇與變現策略

《股癌》在EP560中提到,最近有幸參與了 Computex 和 Nvidia 的私展。這類活動不僅能第一時間接觸到最新的科技發展,更寶貴的是透過與不同領域的朋友(產業圈、股票圈、Azure 朋友等)交流。

從他們的視角發現自己的盲點,這讓我再次深刻體會到凱因斯的選美理論在投資中的意義。重要的不是你自己覺得誰最棒,而是市場最終會認為誰最棒。

理解市場可能的偏好和驅動因素(基本面、題材、消息面)對於投資至關重要。

另外,這次經驗也印證了分享個人看法(即便有誤)並接受來自知情者的回饋和修正,是快速獲得正確資訊的超高效率方式。這對於需要快速迭代認知以應對瞬息萬變的金融市場非常有價值。

以下是本次參訪及對近期市場觀察的重點摘要:

Nvidia Enterprise 展區:AI 基礎設施的骨幹與未來想像

Enterprise 展區是本次觀察的重點,展示了 Nvidia 在 AI 基礎設施上的最新進展。

AI 軟體應用:落地與聚焦

相較去年,今年的 AI 軟體應用展示更著重於 Omniverse 與數位孿生工廠。這可能暗示 Nvidia 在這方面取得了顯著突破,因為數位孿生能在虛擬環境中高效模擬和優化工廠規劃,具備實際應用價值。

去年較多提及的新藥開發、醫療診斷等 AI 應用篇幅則有所減少,可能反映其落地或滲透進度不如預期。

硬體展示:工程奇蹟 Kyber Rack (Rex)

Enterprise 樓層展示了令人驚嘆的 Kyber 伺服器 Rack。主持人稱其為「工程奇蹟」。相較於已是工程奇蹟且良率正逐步拉升的 GB200 Albron 架構,Kyber 的設計更具創新性。

  • Kyber 架構解析:Kyber Rack 採用垂直設計,從上到下分為四個區塊,每個區塊都是一個 NVL72 (72 顆 GPU/144 個 Die)。整個 Rack 插滿可視為 NVL576 (576 個 Die/288 顆 GPU)。其 Trays 設計得非常薄,視覺上像書架。交換器 (Switches) 可能放置在 Rack 後方,類似 Amazon 傳聞的設計。
  • 關鍵元件:Midplan:Kyber Rack 的核心是一個關鍵的 Midplan,它可能連接前方的垂直計算 Trays 和後方的橫向交換器 Trays。挑戰包括訊號完整性以及單點故障的風險。

    主持人認為Midplan 將會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新構造,其量產將帶來龐大的機會,特別是如果 Meta 和 Amazon 等主要客戶也採用類似設計。Midplan 使用高等級的 CCL (如 M8/M9) 和 PTFE 材料,相關供應鏈如 Anfano、Molex 等可能因此受惠。
  • 散熱與 PCB:高密度的 Kyber Rack 使用了更多的水冷板,甚至覆蓋了 Storage 和交換器。交換器上用到的 PCB 數量也比預期多出一倍。這些都顯示規格提升和數量增加,是相關供應鏈的新機會。

市場影響展望

  • 近期GB200 和 GB300 的良率已顯著改善,大規模量產 (Mesh Production) 正式展開。相關供應鏈的營收和獲利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將會顯著提升。

    需要留意不同的商業模式 (Buy and sell vs Consign件),這會影響營收認列的多寡,但獲利預計會顯著改善。
  • 長期:新的 Kyber Rack (Rex) 預計在 2027-2028 年量產,提供了新的題材想像空間。關注 Midplan、增強的交換器、水冷板等相關供應鏈的新機會。若 Meta 和 Amazon 等主要客戶跟進類似設計,Amphono 或其他相關供應鏈將有想像空間。

Nvidia Consumer 展區:遊戲與居家 AI 的潛力

Consumer 展區展示了 Nvidia 在個人消費市場的應用,儘管目前對整體營收貢獻不大,但潛力不容忽視。

  • RTX 50 系列顯示卡:體驗至上:對於新一代的五零系列顯示卡,主持人給出的結論是:「買就對了」。儘管有「AI 補幀是假的」的技術性爭議,但實際遊戲體驗非常順暢快速

    這代表硬體 (電晶體密度、散熱) 與軟體 (AI,如 DLSS 4) 混合提升的模式。舊遊戲透過 AI 提升視覺表現效果超乎預期,新遊戲畫質提升也十分顯著。目前的進步速度已經超出了許多人的想像。
  • AI 軟體應用:個人化助手與居家商機:展示了 AI agents 和 SciKick,主要面向實況主,可作為虛擬 Avatar 或無聲助手。它也能成為遊戲小幫手,分析地圖、指導裝備、討論戰術。

    這些 AI 應用可以串接各種裝置的 API,實現透過語音指令控制居家環境。這預示著未來將進入一個「出一張嘴」就能完成許多事情的階段。AI agent 的聰明程度甚至超越了傳統智慧家電。

    這類應用可能導致人們更「宅」,進而催生巨大的「居家商機」,例如解決寂寞、提供療癒等需求。雖然目前 Consumer 應用對 Nvidia 營收貢獻有限,但一旦這些應用爆發,將帶來巨大的話題性。

近期市場動態觀察

OpenAI 收購 Johnny Ive 公司與消費性裝置

OpenAI 將與前 Apple 設計師 Johnny Ive 的公司合作開發消費性裝置。主持人對此持保留態度,認為這類似 AI Pin,成功機率偏低。主要原因在於手機已是最佳的行動載體,額外裝置除非能有效取代手機,否則市場想像力有限,僅會是小眾產品。他預計後續可能會出現相關的概念股炒作,但強調其放量可能性不高。

Google I/O 大會與 AI 變現策略

Google 在 I/O 大會展示了大量的 AI 應用,Gemini 模型持續變強。主持人對 Google 的展示給予好評,認為 Google 在 AI 變現上很有機會。

  • AI 變現策略:Google 將 AI 功能 (如 NotebookLM, Gemini) 與現有服務 (如雲端硬碟) 綑綁銷售 (bundle),定價非常划算。這是一個非常有競爭力的方式來導入 AI,讓 AI 成為現有服務的附加價值。
  • Search 業務的挑戰:Google 的痛點在於其 Search 業務佔比極大。AI Overview 的推出可能導致使用者不再點擊網頁 (no-click solution),進而影響廣告收益。儘管有此風險,Google 為了跟上 AI 趨勢,仍積極提高 AI Overview 的觸發機率。
  • 財務影響預期:主持人預計 Google 的營收將穩定增長,但由於 AI 基礎設施投入,毛利可能會受到擠壓。不過,因為 Google 主要使用自家 TPU,成本相對購買 Nvidia GPU 便宜許多,毛利受到的壓縮幅度應不會太大。

    未來的廣告費可能會轉移到 AI search/agents 或其他模式。

投資者問答精選 (財經相關)

  1. 詐騙防範:針對聽眾分享被詐騙的經驗,主持人提供了一個防詐騙的大原則:「千萬不要把錢給任何人」。讓對方從自己口袋拿錢變得非常困難,能顯著降低被騙機率。
  2. 台子期交易策略:有聽眾詢問以「跌多買、漲多空」方式交易台子期是否算指數投資,並分享虧損經驗。主持人認為這種沒有依據的交易方式風險高,賠錢是「合理」的。台子期可以用於指數投資 (如無限轉倉),但建議使用價差單鎖定,而非憑感覺操作。
  3. 公司法說會的資訊價值:聽眾詢問公司在飯店舉辦的法說會是否算閉門會。主持人解釋,相較於公開資訊,這提供了更有優勢的情報。他也分享了更深入的資訊獲取管道 (如直接聯繫公司、一對一會議)。但同時強調,資訊獲取深度與實際獲利並非絕對正相關,深入資訊也可能存在風險 (如公司未達預期)。法說會依規模不同層級差異大。

總體而言,本次分享涵蓋了從最尖端的 AI 硬體 (Nvidia Kyber Rack) 到大型科技公司的 AI 策略及市場動態。Enterprise 級的硬體建置是目前的主旋律,提供了明確的供應鏈機會,但 Consumer 端的 AI 應用也預示著未來潛在的巨大變革。同時,Google 的 AI 變現策略及其對核心 Search 業務的影響,也是值得持續關注的重點。

投資路上充滿挑戰,理解技術背後的市場邏輯和潛在商業模式,並從多方獲取資訊 (即使是透過「被打臉」),是提升勝率的重要途徑。謹慎面對市場上的資訊流,並堅持「千萬不要把錢給任何人」的大原則,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守護自己的資產。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