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癌EP563觀點整理】無人機技術革命與資金輪動:市場熱潮下的投資人焦慮與機會點
本篇文章整理自《股癌》Podcast節目內容,深入分析近期市場熱潮下的資金輪動與風險控管心態,並重點關注「無人機打擊行動」對軍事與科技產業鏈的深遠影響。從日東電工到台灣自研無人機、從 Cradle 到 CoreWeave 的投資遺珠,本文梳理出投資人可參考的觀察點與市場洞察。

漲勢熱絡中的審慎調整
近期全球市場熱度再起,標普、輝達、博通等科技股創新高,投資情緒再度升溫。
然而,部分投資人選擇降低部位,反映出先前市場下跌對心理層面的衝擊仍在。
例如,節目主持人提及他因四月市場震盪調整持股部位,將總倉位壓至七至八成,對動能股更謹慎操作,避免追高。
他提到,自己近期錯過部分強勢股,如PCB族群(台光電、台耀、聯茂)、low Dk 材料概念股等,顯示市場輪動速度快,不易精準掌握。
也有反思「看對產業卻選錯標的」的痛點,例如日東電工明明受惠 AI server 用材漲價,卻反而是概念股先飆,顯示市場對題材的聯想遠大於基本面邏輯。
市場的對錯:與其辯駁不如妥協
談及市場判斷,主持人提到一個重要觀點:「市場不一定永遠是對的,但你還是要跟它對答案。」若市場暫時忽略某些風險(如匯率造成 EPS 下修),也可能短線上無視這些隱憂繼續上漲,直到未來突然反應、殺得投資人措手不及。
因此,他選擇寧願小輸也不要錯殺,在資金水位與情緒之間尋找平衡。
軍事科技革命:無人機打擊行動帶來的啟示
烏克蘭蜘蛛網行動:改寫軍事成本結構
節目中提到烏克蘭發動的「Spider’s Web 蜘蛛網行動」——利用貨櫃藏匿自殺式無人機突襲俄羅斯基地,成功摧毀十餘架高價戰略轟炸機。
這場行動被形容為「無人機史上最大的不對稱打擊」,可能引發全球軍事科技與採購思維的轉折。
主持人認為這種極高「換肉比」的案例,將促使各國政府加快採購無人機與相關配套裝備,且無論是偵蒐、打擊還是 AI 導引技術都會快速進展。
他更預測未來半年至一年內,無人機將進一步擴散應用,相關公司營運動能也將水漲船高。
台灣佈局三路線:軍購、自研、商購並行
台灣的無人機政策涵蓋軍購(如 Switchblade、Anduril 的 Altius 600M-V)、自研(如靜風、紅雀、魔截)與商購(雷虎、金尾航空、中光電等)三路並進。
主持人對中科院展示的台版「折疊式自殺無人機」靜風印象深刻,並點出其具備 AI 目標識別與多模式打擊能力,未來若能落地量產,將具備一定的戰略價值。
此外,也提及美國防軍工企業如 Anduril Industries 若上市,將成為市場焦點,並自述曾參與該公司拍賣會但搶標失利,感嘆「無人機產業的成長,連紀念品都值錢」。
投資遺珠與教訓:Cradle、CoreWeave 的啟示
Cradle 成長股的評價重估
Cradle 在最新財報後大漲,其核心客戶包括 Amazon、XAI、Microsoft,預期未來可能再加入 Meta 等 CSP 客戶。主持人坦承自己因對 Cradle 的產品預期偏保守,未能加碼布局,結果錯失行情。
他並指出台灣公司貿聯-KY(3665)作為 Cradle 主要供應鏈成員,也是值得留意的受惠股。
CoreWeave:熟悉未必代表能掌握
主持人感嘆錯過曾研究多年的雲端伺服器公司 CoreWeave。該公司在上市初期乏人問津,卻在短短數月內股價暴漲超過 276%。
他指出,自己當時對其競爭風險有諸多疑慮,最終選擇觀望。這段經驗成為提醒:「就算研究再深,判斷與市場脈動錯位,就會錯失投資機會。」
軟體股的時間槓桿與選股反思
主持人提到過去在 Palantir 投資的失利經驗——初期股票獲利後將部位轉為長天期選擇權,最終因市場時間軸錯誤導致全數歸零。
他反思:「投資最難的是掌握發酵的時間,而非看對產業趨勢本身。」這也呼應他對近期熱門 AI 軟體股的選擇策略,強調不要放棄時間耐性,也不應貿然使用高槓桿。
結語:市場、情緒與個人定位
這一集《股癌》從市場觀察、軍工科技到個人投資反思,勾勒出一名長期投資人如何在劇烈波動中調整心態與策略。
他不諱言自己會錯過機會,也分享錯失 CoreWeave、Cradle 加碼點的遺憾,但最終強調的是:
「市場不是永遠是對的,但你要學會和它對答案。」
同時也不忘提醒投資人:「漲輸大盤的股票要特別注意,因為真正的泡沫爆掉之前,沒參與到的人,之後可能就永遠也跟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