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庭皓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0530觀點整理】美國關稅與憲政爭議升溫:川普政策引發司法對峙

川普關稅政策引發美國司法攻防,市場陷入不確定性泥淖。馬斯克則選擇退出政府效率部,回歸AI戰場,反映出對財政政策與產業未來的深層分歧。當AI可能取代半數白領工作,生產力革命將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本篇帶你看懂政策、科技與市場三者的緊密連動。

【游庭皓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0530觀點整理】美國關稅與憲政爭議升溫:川普政策引發司法對峙
Photo by Sasun Bughdaryan / Unsplash

本文整理自游庭皓《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年5月30日節目

美國聯邦法院近期裁定川普政府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PA)徵收關稅的合法性存疑,這項行政命令原本針對中國、墨西哥與加拿大等國,涉及金額約140億美元。

目前案件已上訴至最高法院,引發市場對關稅政策穩定性的擔憂。

雖然保守派法官在最高法院占多數(6:3),但美國憲政精神強調權力制衡,即便是保守派也可能對過度擴張行政權力有所保留。

因此,川普是否能獲勝並非板上釘釘,整起事件可能持續數月,使市場面臨高度不確定性。

傳統貿易法條仍可實施關稅

節目也指出,美國早已有針對特定國家或商品徵收關稅的傳統法條,例如:

  • 201條款:用於對抗不公平的進口競爭,例如太陽能面板。
  • 301條款:2018年對中國商品徵稅的依據。
  • 232條款:針對影響國家安全的商品,如鋼鐵與鋁。

這些傳統工具不僅合法性明確,也未曾被法院推翻。


稅改與預算收支矛盾:馬斯克的退出與反思

川普政府正在推動稅改法案,但伴隨而來的支出與債務擴張,令包括馬斯克在內的多方感到憂慮。

馬斯克於5月30日卸任「政府效率部」特殊任期,過去130天內削減支出約1700億美元,達到原計劃目標的17%,但距離1兆至2兆美元的總目標仍遠。

馬斯克選擇「理性撤退」,不再為川普背書,並對取消新能源稅收優惠提出抗議,認為此舉將傷害美國能源自主與電網穩定。

外界普遍認為,他將重回本業,專注於AI發展。


AI發展帶來的就業衝擊:樂觀與憂慮並存

AI技術進展迅速,有專家如Anthropic的CEO阿莫迪預估,未來五年內,美國白領工作將有一半面臨被取代,失業率可能飆升至20%。

行政助理、銀行櫃員、文案等工作首當其衝。這一波「生產力革命」速度甚至超過以往的工業革命。

然而,節目也強調歷史上的技術革新最終創造了新型態工作。

從按摩、家政到「摺衣師」,這些以往難以想像的服務業崛起於人力被解放後的空窗期。主持人主張,AI帶來的不是全面失業,而是就業型態的轉變。


市場情緒與股市走勢:不確定性成最大敵人

美股雖因川普政策短期受到壓力,但真正讓市場緊張的,是政策來回不定所帶來的不確定性。若川普政策持續反覆,將影響資金投入的信心,導致股票估值下修。

5月美股表現相對平穩,反觀台股則因端午節前的賣壓大跌6.5%,成為亞股中表現最差。儘管外資回補,市場買氣仍顯薄弱,進一步觀察節後市場是否回溫成為關鍵。


好書導讀:《錢是虛構的,但我們都選擇相信它》

節目最後介紹了一本關於金融史的書籍,強調貨幣制度的誕生、金融革命對工業革命的推動,以及貨幣幻覺如何影響人類認知。

透過閱讀歷史與金錢的演變,我們可以更清楚理解金融霸權的本質與歷史重演的規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