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庭皓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0515觀點整理】美股進入嘎空行情,市場情緒反轉的背後是什麼?
在全球股市持續反彈、資金信心明顯回流的當下,我們觀察到一個明確的趨勢:情緒反轉與景氣週期交織,帶來市場結構性轉變。 本文整理游庭浩《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 年 5 月 15 日節目重點,針對近期美國與台灣股市的走勢、國際政策動向與產業變化進行分析,協助你掌握當下投資關鍵訊號。
一、美股:從恐慌到貪婪的劇烈反轉
避險指標快速回落
- VIX 指數下滑至 18.2,低於長期均值(約 19.5),顯示市場已大幅擺脫恐慌。
- 這是 1990 年來 VIX 上漲與回落速度最快的案例之一,顯示市場信心回復之強勁。
散戶買盤強勢,機構回補空單
- 機構過去一個月持續賣出,但近期因股市飆升開始被迫回補空單。
- 散戶則已連續 21 週淨買超股票,創下金融危機以來最長紀錄。
二、政策催化與中東資金回流
川普大轉彎與中東大單簽署
- 美國與卡達簽署 1.2 兆美元經濟合作協議,其中包含 960 億美元卡達航空採購訂單。
- 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也預期將釋出更多**鼓勵本土 FDI(海外直接投資)**的政策利多。
金融市場評價大幅翻轉
- 高盛已將美國 2025 年衰退機率調降至 35%。
- JP Morgan 與 Yardeni Research上調 S&P 500 目標價至 6500 點。
三、台股:量能放大但散戶觀望
三大法人同步買超
- 自營商買超 67 億、投信 29 億、外資 447 億,為罕見的「三兄弟同買」現象。
- 然而,融資餘額僅小幅回升,顯示散戶仍偏向觀望。
台股由內資主導,外資地位下滑
- 外資從疫情後累計賣超超過 3 兆元,但台股從 8000 點漲至逾 2 萬點。
- 長期推升動能來自投信、壽險、主力與散戶買盤,台股已轉為內資主導市場。
四、AI 帶動仍是主旋律,其他產業表現兩極
鴻海與廣達法說會釋出訊號
- 鴻海第二季營收成長仍顯著,但手機與電腦等產品線表現趨緩,僅 AI 雲端伺服器維持動能。
- 廣達筆電與伺服器年增超過 60%,但也透露上半年急單可能造成下半年壓力。
新台幣升值對各產業影響不一
- 光學鏡頭業受新台幣升值影響,毛利預估下滑約 2.4%。
- 汽車、食品與航空業因進口成本降低,反而可能受惠。
五、從固定成本壓力看台廠庫存週期風險
- 台灣廠商以重資本投入為主,固定成本高,即使營收下滑仍需支出。
- 相較美國品牌商可將庫存壓力轉嫁至供應商,台廠在景氣下行時承擔更多風險。
- 投資人在解讀財報時,應關注固定成本佔比及是否已反映未來庫存壓力。
六、中東資金與全球訂單動向的新訊號
- 沙烏地阿拉伯已豁免部分 AI 晶片出口限制,可能作為中轉供貨地,加速資金與訂單流入美國 AI 供應鏈。
- 中東國家因應能源轉型,積極進行教育與科技基礎建設佈局,對台廠可能是結構性利多。
七、投資總結:不盲目追高,觀察情緒與週期交會點
- 市場目前進入「半信半疑轉向樂觀」的階段。
- 若以VIX 與投資人看空比例指標為對照,歷史上此時買入未來 52 週報酬率約為 11%~59%,為中期有利時機。
- 但若政策不確定性加劇,或急單轉化為庫存壓力,市場也可能快速反轉。
觀察問題:
- 你認為現在市場處於「絕望」、「半信半疑」還是「樂觀」?
- 若進場,你會選擇左側布局還是等待右側確認?
歡迎留言或訂閱電子報,我會持續更新總經與市場觀察的關鍵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