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納瓦爾寶典》讀後感
如果你只讀一本關於財富與智慧的書,那《納瓦爾寶典》可能就是你的最佳選擇。
這本書讓我想起《窮爸爸,富爸爸》,但它提供了一種更深層、更現代的視角。這絕對是我近期最喜愛的一本書。
想要賺錢,從來不簡單。
資訊爆炸的時代,專業的重要性被放大。如果你想成為富有或成功的人,光有專業還不夠,更需要一個清晰的「中心哲學」。
過去,我隱隱約約明白這個道理,卻從未條理分明地整理過。但在《納瓦爾寶典》裡,作者納瓦爾清楚地展現了他的核心思維——這位矽谷傳奇創投家暨連續創業家,在Podcast上分享自己的見解與閱讀心得,而這本書,正是他智慧的結晶。
我特別喜歡書中一個隱藏的概念——「選擇」。
成長過程中,我一直相信:「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在台灣尤其明顯,要是你選擇的是科技業,薪資可能與一般行業差好幾倍;在股市裡,選對股票,長期持有,往往比頻繁交易來得有效率。
但我始終無法清晰解釋這個觀點,直到我讀了《納瓦爾寶典》,這本書幫助我理清思路,讓我理解選擇為何如此關鍵。
選擇的6個面向與成為一個「不可取代」的人才
書中強調了一個核心概念:
找到自己獨有的專長和能產生複利的方向,努力讓自己產出作品,並透過杠桿提高自己的產出,在堅持下去,財富會自然而來。
這與我們常見的「努力就能致富」的想法不同。
納瓦爾提出,真正的財富來自選擇正確的方向,而非單純的努力。這篇文章我將從財富、專長、複利、杠桿、判斷力和耐心六大方面,解析這本書的幾個觀點。
1. 財富:為什麼你要擁有能讓你睡覺時也賺錢的資產?
(1) 你真正想要的,其實是財富,而非薪資
財富的本質是「能在你睡覺時也能幫你賺錢的資產」,例如:
- 可自動運作的企業(如擁有股權)
- 持續創造價值的技術或知識產權(如軟體、書籍)
- 能夠帶來現金流的投資(如股票、房地產)
大多數人都明白,靠時間換錢,無法真正帶來財務自由。因為薪資收入受限於時間,即使你是高薪職業(如醫生或律師),仍難以突破這個天花板。
我們的時間有限,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與團隊的力量相比。這正是為什麼老闆或管理者必須理解一個關鍵概念——擴張槓桿。
企業的價值來自於團隊,而領導者的價值則來自於影響力與經驗。當你幫助員工累積經驗、拓展人脈,他們不只為公司創造價值,也會強化你的影響力。
因此,許多人開始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打造線上課程、出書等數位產品,建立個人品牌與影響力。這些產品不僅能帶來穩定的知識產權收益,更能提升個人在市場上的權威性,進而創造額外收入來源,例如代言、聯盟行銷、銷售分潤等,讓收入來源更具彈性。
當你累積了足夠的資本,下一步就是讓錢為你工作。將賺到的錢投入股票或不動產,才能完成財富增值的循環。優質股票能帶來穩健報酬,而最終的高端玩法則是擁有股權。這與前面提到的概念一致——將部分收入投入美股、歐股、台股,或新興市場的指數型ETF,讓資產穩定增長。或者選擇能帶來穩定現金流的房地產(地點佳、租金穩定),打造長期現金流。這才是邁向真正財富自由的關鍵。
現金流在企業中是一條絕對不能斷掉的生命線,在人生中也是。在遭遇風險時沒有什麼事情,比穩定的現金流還要重要。
(2) 選擇企業股權,而不是純粹「賣時間」
如果你只靠領薪水,你的收入永遠低於你創造的價值。
這不是雇主的陰謀,而是商業運作的本質。企業必須支付「最低限度的報酬」,確保利潤最大化,這樣才能對股東交代,讓財報更好看,維持競爭力。這種模式在亞洲企業尤為普遍——控制成本,提高獲利,薪資只是企業經營的一部分,而非你的財富來源。
如何擺脫薪水依賴,開始創造真正的財富?
真正的財富來自「股權」,而非薪資。
這個道理雖然現實,卻至關重要。創業者願意承擔巨大風險,就是為了打造自己的股權。他們不是為了每個月的固定薪水,而是為了擁有資產——這是脫離「賣時間」這個迴圈的唯一途徑。當你擁有股權,你的收入不再受限於時間,而是來自資產的增值,這才是財務自由的關鍵。
納瓦爾「創業、投資企業股權,才是獲得財富的途徑。」
權不是唯一的道路,但投資是必須的
很多人認為,想致富,就必須創業擁有股權。但這並不完全正確。
股權確實能帶來豐厚回報,但它同時也意味著巨大的風險與壓力。成功者的確能享受財富自由,但如果失敗了呢?創業不僅需要資本、時間,還要承受市場的不確定性,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這條路。
但這是否意味著,你只能一直領薪水,無法累積真正的財富?當然不是。
成為「高價值人才」,也是一條財富之路
在這個時代,你依然可以選擇當一個「打工人」,但關鍵在於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如果你能在專業領域深耕、持續進步,薪資與成就同樣能拉開差距。這時候,自學能力變得至關重要——願意學習新技能、提升專業素養的人,薪資成長的天花板遠遠高於一般人。
那麼,問題來了:當你的收入增加後,應該怎麼做?
答案是——投資。
為什麼投資能力比創業更重要?
在這個時代,理解金融遊戲的規則,比創業擁有股權更容易、風險也更低。
如果你能掌握這些規則,就能在市場波動中做出正確決策,讓財富隨著時間增長。例如,當通貨膨脹或通縮來臨,貨幣量的變化會如何影響全球經濟?如果你能理解這些宏觀趨勢,就能找到合適的資產配置方式,避開風險,甚至獲利。
最重要的是,這條路不需要創業那樣的高風險,只需要學會長期持有(Buy & Hold),讓錢為你工作。這才是真正能讓你在薪資之外,獲得財務自由的關鍵。
2. 專長:如何找到你的「不可取代性」?
(1) 追隨你的好奇心,而非「熱門趨勢」
很多人在選擇職業時,會盲目追隨熱門行業,但我認為,真正的致富之道,是找到自己熱愛且社會需要的事物。這點我舉雙手雙腳贊成。
我自己就是一個從媒體業跨足到金融業的「雙棲動物」。每當有人問我:「現在短影音這麼流行,我也想來做,看那些網紅都賺好多錢,我應該也可以吧?」
我總是會直接反問他們:「你是真的喜歡這件事嗎?如果你真心喜歡,你會做得很開心,也能夠長久堅持下去。只要你能持續下去,你一定會成功。」
真正的成功秘訣,在於你是否真心「熱愛」這件事情。因為熱愛,你才能在自己的領域創造出獨一無二的影響力,最終獲得別人的認同與支持。記住,不是選擇了「熱門趨勢」就一定會成功。就算你在短期內嚐到了甜頭,一年後、五年後,你還能繼續做下去嗎?你還能保持最初的熱忱嗎?
還有一點也非常重要:
永遠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
不必擔心你的想法是不是早已被別人說過,也不必擔心你的觀點是否已經退流行。重點在於你是否相信,自己想分享的內容是有意義的,能夠真正幫助別人解決問題。
這種觀點就是你的不可取代性,因為每個人的思維、人生經驗都不同。也許你的一個想法、一句話,就能啟發另一個人,甚至改變他的人生軌跡,這才是你真正的價值所在。
(2) 建立「無法被替代」的能力
- 專長 = 不能透過標準化培訓學到的技能
- 如果一項技能能被大量培訓,那麼社會隨時可以培養更多人來取代你
- 成為終身學習者,因為知識更迭迅速,你必須在短時間內掌握新技能,才能不被市場淘汰
在這個時代,我認為最強的能力就是「自學」。
網路上已經充滿了豐富的資源,就等你去挖掘、去學習。舉個最直接的例子,很多媒體業的剪輯高手,他們的技巧從來都不是在課堂裡學來的,而是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實戰,拍了再剪輯,不懂就上網找答案,看YouTube一步步自學成長。
因此,我強烈建議每個人,都用「做中學」的態度去執行每一件事。
你不必等到完美才開始,而是應該邊做邊調整,快速試錯、快速迭代。真正的關鍵在於,你能不能有效複盤與檢討?如果你能做到這點,那麼即使失敗,你也能一次又一次地站起來,不斷進步。長久下來,你要成為一個不可取代的人,就絕對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你在調整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找尋自己的不可被取代性,例如剪輯這件事,「剪輯風格」是每一位片師最重要的Know-How,他取決於每個人的生活經驗及對於專業或幽默感的敏銳度,同時也考驗了剪輯師的說故事能力;而能同時擁有這些條件的人才,在市場上就能夠獲取到很不錯的價碼,甚至還能夠開啟其他的槓桿,賺取其他收入。
3. 複利:時間的朋友,讓你的價值隨時間增長
「成功的關鍵不僅是努力,而是能否讓努力產生複利。」
(1) 信譽與人際關係也能產生複利效應
- 持續提升信譽,能讓別人願意長期與你合作
- 建立長期合作關係,避免短期投機
《納瓦爾寶典》中提到,人際關係也能產生「複利效應」。
當你擁有好的信用與商譽,別人自然願意跟你長期合作,這在商業社會尤其重要。想要與一個廠商或合作夥伴維持長期的友好關係,絕對不是靠第一次合作就能實現,而是靠你持續累積的信用與口碑。
當你的信用逐漸累積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會吸引更多人主動推薦你給新的客戶,進而產生人際網絡的複利效應。這種力量雖然無形,卻能在長期帶來巨大的價值,甚至超過你的想像。
(2) 個人成長的複利效應
- 每天閱讀、學習,知識也會產生複利效應
- 養成高效決策的習慣,你的判斷力將隨時間提升
《納瓦爾寶典》提到了一個現今許多成功人士共同的習慣:
每天閱讀學習,並且定期輸出知識。
你可能注意到,真正成功的人幾乎都會這麼做。以最近出書的張忠謀先生為例,連他這樣繁忙的國際企業家,都長期保持著寫作的習慣。而這裡的「寫作」不一定是傳統意義上的拿筆寫字,而是持續地把自己學到的知識、見解,透過文字、錄音、或影片等方式輸出分享給他人。
為什麼要這麼做?
因為當你持續輸出自己的想法,不但能幫助你更有效地吸收與內化知識,也會讓你逐漸在領域中建立起個人品牌,進而產生知識的複利效應,不斷放大你的影響力。無論對你的職業發展還是個人品牌,這都是一件極具價值的事情。
4. 杠桿:如何用更少的努力,創造更大的影響力?
杠桿效應讓你在相同的努力下,創造出數十倍的成果。書中提到的杠桿主要有三種:
(1) 勞動力杠桿(讓別人為你工作)
- 這種方式歷史最悠久,但管理難度高,適合領導能力強的人。
(2) 資本杠桿(用錢賺錢)
- 利用金錢來放大決策影響力,例如投資股票、創業。
(3) 產品杠桿(邊際成本為零的產品)
- 書籍、媒體、軟體、線上課程 等一次創建、無限複製的產品。
- 這是普通人最容易掌握的杠桿,也是數位時代的核心機會!
這裡提到的,就是納瓦爾所說的第三種槓桿——也就是我們剛才討論的「知識複利」與「產品槓桿」。
在這個數位時代裡,只要你願意透過文字、影片等形式,持續分享自己的觀點與知識,你就一定能透過社群媒體,找到一群認同你的人。
而一旦你擁有了這樣的群眾基礎,你就能快速實現自己的槓桿效益——無論是推出線上課程、開箱介紹產品,或是販售其他知識型產品,只要內容一經上架,就有機會被你的目標受眾看見並觸及。
這就是納瓦爾提出的**「產品槓桿」**,也正是這個數位時代最核心的成功哲學。
5. 判斷力: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決策
決策的準確度,勝過努力的程度。
(1) 影響人生的三大決策
你住在哪裡?你和誰在一起?你做什麼工作?
這三個決策影響深遠,因此值得花大量時間思考。
納瓦爾提出的三個關鍵問題,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好好思考:
第一,你選擇居住在哪裡?
居住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極其深遠。我原本住在淡水,但為了孩子的教育,我們全家搬到了林口。因為那裡有我們想要的教育品質,更重要的是,那裡的居民更多元、更開放,能給孩子更豐富的價值觀與人生觀。更直接地說,在這樣的環境裡,你也更容易遇見志同道合的朋友,而這些朋友很可能就是未來影響你最深的人。
網路上曾經流傳一句話:「你最親近的五個朋友的收入平均,就是你的收入。」
雖然這句話不一定完全準確,但我相信,身邊的人確實會直接影響你的思維、行為與生活型態。因此,慎選生活環境,實際上就是慎選你未來最常往來的人際圈子。
第二,你選擇跟誰結婚或交往?
另一半對人生的影響同樣重要。如果你的另一半支持你的事業,尊重你的想法,並且你們擁有相似的價值觀,那你的人生將會輕鬆許多。面對困難時,你們能攜手扶持;在追求夢想時,你也有更多空間發揮自己真正的潛力。
選擇一個對的伴侶,往往比你想像的更重要。
第三,你從事什麼工作?
正如我在開頭所強調的,選對行業,往往勝過努力。以台灣為例,如果你進入科技產業,那麼你已經擊敗了95%的行業。在台積電的帶領下,台灣科技業近年來蓬勃發展,即便2025年第一季出現了一些逆風,但AI浪潮的帶動之下,未來科技產業前景依然非常明朗。
身處金融業的我,非常清楚金融與科技業薪資之間的落差。這種差距不是努力可以彌補的,而是來自於你最初的選擇。因此,選擇一個具有長遠成長潛力的行業,絕對能讓你更快速地邁向財富自由。
(2) 在重要決策上,「模糊的答案 = 放棄」
當你難以做出決定時,通常代表選項都不是最佳解。
「如果答案不是明確的 YES,那就是 NO。」
6. 耐心:成功的關鍵是長期累積,而非一夜致富
「世界運行的規則是春播秋收,沒有任何事物能夠立竿見影。」
最後要談的,就是「長期累積」的重要性。
無論在哪個行業,我們都能看到,絕大多數的執行長、董事長,都擁有多年卓越的資歷與經驗,每個人幾乎都是身經百戰。即便是媒體創作者也不例外,很多人在剛開始拍影片時並沒有立即成功。他們都經歷過挫折與失敗,熬過了一段漫長的低潮,才能擁有今天的成績。
我想特別強調的是,你必須經歷低潮,並在低潮中堅持下去,才能迎來美好的收穫。
換句話說,如果你渴望獲得成功的報酬,那麼請你咬牙熬下去。
在自媒體圈子裡,有一句話我特別認同:「當醫生都得先讀七年醫學院,你怎麼能期待自己做自媒體七天後,就擁有百萬收入?」
這句話真正要表達的是,成功從來沒有捷徑,唯一的路就是堅持下去。
就算你某支影片突然爆紅了,你也必須思考:明天呢?後天呢?甚至一年之後呢?
持續產出、長期累積,才是你真正的致富之道。
(1) 成功需要長期耕耘
- 偉大的人都花了 10-20 年時間,才獲得現在的成就。
- 你需要耐心地累積知識、人脈、資源,等待適當的時機爆發。
(2) 避免短期思維,聚焦於長期價值
- 短期內,努力和收入不成正比,但長期來看,努力會產生非線性回報
- 選擇可持續產生價值的領域,而不是追求短期利益
結語:選擇正確方向,財富自然來
納瓦爾的智慧告訴我們,選擇比努力重要,因為只有在正確的方向上努力,才能真正改變人生。而你要改變人生就必須要知道以下這事件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1. 找到自己不可取代的專長
2. 運用杠桿來放大影響力
3. 保持耐心,讓複利為你工作
4. 培養判斷力,做出正確決策
當你選擇對了,財富就會自然而來。
看完之後如果有興趣可以追蹤我的IG及Threads
IG會分享我作為職業奶爸及投資人的生活日常,也會分享我對市場的一些看法
Threads則會記錄一些靈光一閃的觀點或投資、自學等相關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