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庭皓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0623觀點整理】超額中東地緣政治與全球經濟:油價、通膨及大選的交錯影響

本篇文章探討 2025 年中東局勢如何影響全球經濟。聚焦美國對伊朗的軍事行動、霍爾木茲海峽的潛在封鎖對油價的衝擊、各國(如日本)在大選壓力下的政策轉變,以及這些因素共同如何推動全球通膨,並分析當前資產市場的表現。

【游庭皓早晨財經速解讀20250623觀點整理】超額中東地緣政治與全球經濟:油價、通膨及大選的交錯影響
Photo by CHUTTERSNAP / Unsplash

台北,2025 年 6 月 23 日 — 近期國際財經焦點匯聚在中東地緣政治的劇烈變化,特別是伊朗與美國及以色列之間的緊張關係。這不僅牽動全球油價走勢,也對各國通膨壓力、貿易政策及國內大選帶來深遠影響。

美國對伊朗的軍事行動與市場反應

在短短兩天內,美國對伊朗的立場從調停轉為攻擊。美國在 6 月 21 日對伊朗三處核設施進行了空襲,打破了美國 46 年來避免直接捲入伊朗衝突的紅線。據報導,此次行動使用了巨型鑽地彈,旨在徹底摧毀伊朗未來數年的核子建設可能性。


市場觀察:以色列股市的異常樂觀

儘管地緣政治風險升高,以色列股市(TA125 指數)卻連續五天創下歷史新高。自 2023 年 10 月哈馬斯突襲以來,以色列股市總報酬率高達 46%,甚至超越同期標普 500 指數的 40%。這股樂觀情緒可能反映市場預期以色列在軍事和情報上的顯著戰果。


伊朗的反制能力與中國的角色

針對美國的空襲,伊朗是否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成為市場關注焦點。霍爾木茲海峽是全球海運石油量的三分之一的運輸要道,每日約有 2050 萬桶石油及石油產品經過。然而,分析指出伊朗若實質封鎖海峽,可能面臨其海軍被摧毀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作為伊朗最大的原油出口商,在此次衝突中並未採取強硬表態。這可能是因為中國國內石油庫存創下歷史新高(11.8 億桶),加上煉油廠開工率處於低點(45%),使其在短期內受伊朗原油供應中斷的影響較小。這也顯示了國際政治中「誰輸得少」而非「誰是贏家」的複雜局面。


全球通膨的三重壓力

當前全球面臨的通膨壓力是多重因素交錯的結果:

  1. 中東地緣政治緊張:油價是影響通膨的關鍵因素。若霍爾木茲海峽真的被實質封鎖,油價可能突破 100 美元/桶,進一步加劇通膨。目前布蘭特原油價格約在 76 美元/桶,西德州原油在 70 美元/桶以上。
  2. 關稅協議的不確定性:美國與歐盟、日本之間的貿易談判進展緩慢,特別是日本不願在汽車關稅問題上讓步。7 月 9 日的美國關稅最後期限迫在眉睫,若無法達成協議,恐引發貿易戰,推升商品價格。
  3. 勞動力市場薪資上漲:美國大規模遣返非法移民,儘管川普政府計劃招募更多合法移民,但短期內勞動力市場供給短缺仍將推高薪資,進而傳導至物價。

大選影響下的各國政策走向

各國即將到來的大選,也對其對美態度產生影響。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為穩定民調,取消了原定與美國的「2+2 安全對話」,原因是美國要求日本將國防支出從 GDP 的 1.42% 提高到 3.5%,引發日本國內不滿。這顯示在選票壓力下,許多執政黨被迫對美國採取更強硬立場,以回應民意。


資產表現與市場展望

今年以來,全球主要資產表現呈現「避險資產與風險資產同步上漲」的奇特現象。黃金漲幅高達 28.1%,歐亞股市也上漲 16%,顯示市場避險情緒濃厚,但風險資產表現亦不差。 這種情況使得市場難以判斷當前是牛市還是熊市。

儘管中東戰事並未對美國股市造成顯著衝擊,但在牛市進入第三年、庫存循環指標顯示下半年可能面臨較大庫存壓力的情況下,市場或許已進入行情後半段。

Read more